保级再生脱硝催化剂
【研究目的】
脱硝催化剂因中毒和磨损等使用2~5年后无法满足活性要求,年更换量约70万m3。为节约V、W、Ti资源,避免二次污染,国家鼓励废脱硝催化剂再生利用。废脱硝催化剂再生后活性通常只能恢复90%,致使用寿命下降,其根本原因是未阐明催化剂失活机理、未突破毒化因子深度脱除和活性物质高效负载技术等。因此,解决以上关键问题,研发保级再生产业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。
【技术创新】
本团队阐明了脱硝催化剂绿色低碳循环利用原理,攻克了废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恢复、毒化因子深度脱除和活性物质高效负载技术瓶颈,形成了保级再生产业化成套技术。主要技术创新如下:
(1)突破了氧介质传输通道修复、多毒化因子深度脱除和高活性物质负载技术;毒化因子脱除率由92%提高到99%以上,通孔率由90%提高到98%以上,V2O5负载量由2.0%提高到6.0%,实现了形状完好的废脱硝催化剂保形原级再造。
(2)突破了碱浸分离-酸解重构TiO2粉体技术,回收TiO2粉体比表面积由55m2/g提高到85m2/g以上,孔容由0.2cm3/g提高到0.3cm3/g以上,实现了回收TiO2粉体100%替代原生钛白粉制备催化剂。
【知识产权】
(1)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 余篇,出版专著1部;
(2)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5件,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8件;参与制订团体标准1项;
(3)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、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二等奖、再生资源行业十佳绿色低碳技术等。
【应用行业领域】
火电、钢铁、水泥、玻璃、有色等烟气脱硝领域。
【成果应用情况】
2019-2024年,江苏某公司,开展横向合作和专利技术转让;
2022-2023年,攀钢研究院等,开展横向合作;
2022-2023年,浙江、江苏某公司,参与筹建工信部节能低碳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。